课堂参与是师生互动的必然环节。新课程标准更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参与。一堂课的效果如何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讲得多好,而是看学生的参与度有多高,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1年10月28日,抚顺市第六中学生物组全体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利用大教研,通过对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李禹佳老师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进入“引导”角色,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启发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注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设置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要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有时为了赶进度,在个别学生的正确回答后就立即进入下一步的教学。其实,一部分学生由于思维反映较慢,根本来不及思考,跟不上课堂节奏,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紧张而懒得思考,从而损坏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为了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了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所得外,更要关注部分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这些学生在讲讲练练、实验设计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例如,在课堂提问时,要让这些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上台操作演示等。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则及时了解情况,调整教学,积极鼓励学困生参与。
三、创设动态教学的课堂 ,增强学生参与的乐趣
1、参与实验操作、模型制作,在动手操作中理解。
2、参与课堂游戏,在游戏中深化。
生物组各位老师均提出了宝贵建议,并达成共识:重视学习反馈评价,强化参与意识。
教师组织教学过程,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其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给予充分的欣赏和激励,使学生产生成功感。教师对学生要多作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组同志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非常热烈。
谢东主任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生物课堂,尽管有时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编织出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生物课堂中,让我们的生物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精彩!
辽宁省教育网 ⁄ 抚顺教育网 ⁄ 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 ⁄ 抚顺第十中学 ⁄ 抚顺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