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第七节课,全体物理组成员在南三楼会议室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二次物理组大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谢主任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高二物理梁帅老师的《光的折射》的教学研讨。首先由梁帅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和分析。梁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大家踊跃发言,纷纷谈对本节课的深刻体会,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孙广艳:通过课前提问了解学生并找到教学起点,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提问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会画反射,这是学习的起点,但没有画折射,说明生活中从光现象来讲,学生是不知道有折射的。第二,让学生预测光从玻璃到空气的时候,依然是折射光线偏向法线,说明学生有一种认为折射光线总是偏向法线的错误倾向。第三,学生没有法线概念,也就是法线通常认为反射有法线,所以延长过来就有法线,法线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要寻求法线的教学意义,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一种逻辑性,就有一种任务驱动。概括起来,第一要重视法线的教学,第二要重视偏折的对比,这就是教学的起点。
在探究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做实验中要让学生比较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偏向还是偏离法线呢,要得到这样的规律,就必须如实的记录证据,从而归纳出结论。教学中,梁老师强调实验要重视证据并对发现进行解释,这是梁老师重视科学方法的渗透。科学方法的渗透,是科学素养的要求。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晋文梅: 梁老师注重评价,尤其是评价能指向过程。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及评价证据的收集要统一。学习目标要学生理解什么是偏离什么是偏向,要重视法线的地位。评价的过程中,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体验到要完成折射光线规律的表达,可以有几种选择,角度方法,根据法线来描述位置的方法。
梁老师选择了让学生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重视法线的作用,以法线为参照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从而对折射规律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梁老师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重视探究的过程,完成学习目标。
徐清:梁老师将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渗透到课程当中,课程的设计性很强。在平时的工作中,梁老师经常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赵欣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本节课课程内容完整,知识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梁老师在教学技能上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目标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提问方式多加设计,体现出问题的目的性;学生主体,多把时间留给学生。
物理组的年龄组成是比较合理的,梁帅作为新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理组每位教师成绩的取得与物理组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务实创新的精神分不开。
最后谢东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建议和希望:梁帅老师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这与她的努力是分不 开的。物理组在晋文梅老师和赵欣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性很强,学术氛围浓厚,组内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年轻教师有活力,与有经验的教师教学相长,形成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望大家将务实精神发扬下去,教师得到发展,越来越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物理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继续发扬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辽宁省教育网 ⁄ 抚顺教育网 ⁄ 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 ⁄ 抚顺第十中学 ⁄ 抚顺市第十二中学